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點我買便宜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最近接到一個任務,要找一台 15 吋的筆電放在定點使用,大部分時間都在跑批次轉檔,偶爾會拿來玩點遊戲,看他平常蠻常用數字鍵盤綁一些熱鍵之類的,就先鎖定有數字鍵盤的類型。

可以衝 ROG 當然是最爽,但沒辦法預算有限,改看價格相對親民一點的 TUF GAMING 系列。

原本是鎖定同樣是 TUF GAMING F15 的 FX506LI,在比價的時候發現有 10870H 的版本,想說差沒多少錢,CPU 直接從六核跳八核,問了一下他的意見也是差不多,就直接捏一下上 FX506LU。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裡面的紙盒延續上一代的 F15,用一個 TUF GAMING 圖樣加上蜂巢網格紋路。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盒子上方附有一張 TUF GAMING 的街頭塗鴉風格貼紙,如果覺得筆電上蓋太素想要多點裝飾也是可以 DIY 一下。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配件部分除了說明書之外,還有一隻電競滑鼠跟 2.5″ 硬碟的擴充排線及螺絲。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附贈的滑鼠是 M5,跟筆電一樣都是 TUF GAMING 系列,後面可以看到 TUF 的 logo,雖然是附贈的滑鼠但也算是不錯的贈品,內建 2 顆側鍵跟 RGB 燈光,DPI 靈敏度可自行調整。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阿,還有最重要的變壓器,變壓器是 180w 的規格。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筆電上蓋採用有點藍灰色色調的霧面金屬材質,官方給這個顏色的名字叫做幻影灰,除了中間小小的 TUF GAMING 圖樣之外,四個角落各有一個黑色的小圓點作為裝飾,不確定有沒有什麼實際的功能性 (例如天線),看起來感覺是蠻像機器人裝甲板上的固定鉚釘。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上蓋靠近螢幕轉軸的位置有個開窗設計,裡面可以看到筆電的 LED 指示燈,無論是平常放著要知道有沒有在充電或是有沒有關機了都可以很快速地確認。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既然是遊戲機種,後側負責散熱的區塊自然是不能太隨便,從後方可以直接看到兩側散熱孔裡面的紅色散熱片,後方跟筆電底下的開孔都是採用同樣的蜂巢網格造型。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相較於筆電上蓋的素雅平面設計,筆電的底部就有比較多的立體造型,包含 L 形的橡膠腳墊以及放射狀的一些線條設計,局部的散熱孔還可以看到內側的熱導管。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除了後方跟底部之外,筆電右側額外加讓一個散熱開孔,FX506 的右邊沒有太多的擴充介面,只有配上一個 USB 2.0 插槽跟防盜鎖孔。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充電孔跟主要的擴充插槽都在筆電的左側,包含 2 個 USB 3.2 Gen1 Type-A 跟一個整合 DisplayPort 顯示功能的 USB 3.2 Gen2 Type-C 插槽,另外有預留標準的 HDMI 2.0、有線網路孔跟一個 3.5mm 耳機麥克風插槽。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在體積方面,FX506 官網給的規格是 359.8 x 256 x 22.8-24.9 mm,雖然說不上是什麼特別輕薄的機種不過也還蠻中規中矩的,大小部分受益於目前的技術,只比我那台拿來掛檔案的古董 macbook pro 13 大一些些,但 FX506 可是 15 吋筆電。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螢幕部分採用窄邊框的 15.6″ 霧面 IPS 面板。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支援 144Hz 螢幕更新率。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上方有內建麥克風跟一個 720p 的視訊鏡頭。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筆電配的是有數字區域的鍵盤,一般桌上型電腦鍵盤按的到的按鍵這邊應該都按得出來。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比較特別的應該是 WASD 按鍵,跟一般的透光鍵盤相反,直接把整個按鍵弄成透明的,在沒有開啟背光的情況下也是很顯眼。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數字鍵盤上方有 Delete/Insert、Home/End 自己的按鍵,不過 PageUp 跟 PageDown 就只能靠把 numlock 解除之後從數字鍵盤上面按出來,底下的方向鍵搭配旁邊的 Fn 可以調整鍵盤背光亮度還有 RGB 燈效。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觸控板不算特別大塊不過用的是按鍵跟觸控板分離的料件,左右鍵使用起來會比整合在觸控板裡面的手感好。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右下角的貼紙免不了要宣揚一下這台的特色,支援 AURA RGB 同步自然是不用說,其他還有像是前面提到的蜂巢網格設計,支援新的 wifi 6 無線網路、通過軍規認證等等,不過對一般人比較有差的應該是那個預留第二組 M.2 SSD 插槽,之前新聞報出來忘記哪家顆粒場停電,感覺又要漲價了。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預設指示燈都是白色的,只有充電燈號是紅色。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鍵盤是所謂的單區 RGB 背光,簡單說就是整把鍵盤都是一樣的顏色去套用,這邊用個 TUF GAMING 的經典黃色。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透明鍵帽其實蠻好看的,如果全部都改成透明的不知道會怎樣。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玩個 Cyberpunk 2077,原本以為會直接跑不動,不過稍微調整一下還是可以玩啦。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配備規格的部分,FX506LU 用的是 Intel 10 代後來更新的八核 i7 10870H,搭配 Nvidia GTX 1660Ti 6G,不過要注意的是記憶體預設只有配單條 DDR4 8G,有閒錢的話建議直接上 16G 雙通會比較好一點,底下隨便跑個快餐跑分。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Cinebench R20,CPU 分數 3179。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CPU-Z 內建測試,單核心 544.4 分,多核心 5742.7 分,如果拿底下內建的數據對照,跟自家桌機版 i7-10700 比起來大概有個 8 9 成功力,如果你有模擬器或是轉檔上的需求蠻建議直接上八核心的版本。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PCMark 10,總分 5220。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3DMark Time Spy,總分 5743。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遊戲的話當然就 Cyberpunk 2077 直接正面了,不囉嗦。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蠻意外說預設設定會被調整到高的位置。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特效調整到最低雖然 fps 還是有機會跌破 60,但平均 60 張以上沒什麼太大問題,中或是高的話平均大概 4 50 張,我是覺得最好還是降一下特效啦。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八核加持小改款 ASUS TUF GAMING F15 FX506LU 開箱

其實買之前就有留意到這台的螢幕只有 45% NTSC 還是什麼的,但可能我木眼吧,看不太出來,如果你是影像工作者的話或許要稍微關心一下但一般人應該是沒啥感覺。

至於其他部分,幫忙安裝設定跟測試的時候,我是覺得 FX506LU 沒有什麼地方是特別讓我覺得不好的,如果硬要說大概就兩個,一個是預設配的 8G 真的不太夠用,如果只有上上網還好,但真的用拿來工作或是玩遊戲建議都至少加到 16G,然後就是預設配的那個 SSD 大概是入門等級的,如果你的需求比較中重度的話建議要多買一隻比較高階的,像是 SN750 之類,不過好險的是 FX506LU 有預留第二支 M.2 插槽,不管你是要把系統複製過去或是直接多加一支都很方便,截至目前大概就這樣,感謝收看。

《聲命線索》劇情及結局解析,最後是怎樣?

近日於 Netflix 上架的韓國驚悚電影《聲命線索》,先前原訂於 3 月在院線上映,但受疫情影響,兩度延期,最後選擇跳過院線直上串流。電影由新銳導演李重賢執導筒,這是李重賢的長片處女作,先前他以 14 分鐘的短片《身價》(暫譯)於各大影展一鳴驚人,並拿下第 33 屆釜山國際短篇電影節評審特別獎,但《聲命線索》受到廣大注目的原因,仍在於卡司的選擇,找來先前與劉亞仁演出活屍災難電影《ALIVE》的朴信惠,以及同樣與劉亞仁有精彩對手戲,以李滄東《燃燒烈愛》獲封「怪物新人」的全鐘瑞

《聲命線索》Netflix 宣傳海報。

劇情描述 2019 年的「金書妍」,某日於老家接到不明人士的求救電話,發現這通電話是來自 20 年前、老家的前住戶「吳英淑」,而這通穿越時空的電話,一邊是可改變未來的「過去」,一邊是知曉過去的「現在」,兩方的「同步」連接之下,也出乎意料的改變兩人的「悲劇」人生。

*以下劇情含雷,請自行斟酌閱讀

 

書妍在電話中提及,自己的父親於 1999 年 11 月死於火災,而英淑立刻自告奮勇要拯救書妍的父親,英淑在火災尚未釀成大禍前,搶先進書妍的家中,使得書妍父親逃過一劫,書妍身上的燒傷也消失,宛若《蝴蝶效應》電影般,小小的舉動,卻引發現實的巨變。而書妍為了答謝英淑的幫忙,也提醒英淑將會被養母給殺害,但以為是挽救好友性命的善舉,沒想到卻引來更大的災難。

《聲命線索》朴信惠飾演書妍。

英淑首先殺害了自己的養母,接著上門目睹屍體的成浩叔也不幸遇難,再來英淑因不滿書妍對她態度的轉變,對書妍父親也起了殺機,並拿小書妍作為人質,要求書妍提供警方當初破案的關鍵線索資訊,相較英淑的各種「行動」,處於英淑「未來」的書妍明顯居於下風,命運操弄在她人手中,她並無力改變事實已定的事實,本想誘騙英淑至爆炸地點拿線索,但卻被逃過一劫,使得小書妍必須承受莫大痛苦,英淑對任何會妨礙她自由的人都不會手軟,而從英淑未來的住所來看,恐怕也有不少人為之遭殃,呼應英淑養母所說的話:

「你以後會殺死很多人。」

《聲命線索》全鐘瑞飾演英淑。

而《聲命線索》儘管是玩弄影迷熟悉的「時間元素」,但娛樂性高,以「翻轉」情節取勝,首先,電影前段中,英淑是以「被虐者」的形象現身,養母對她施以虐待的情節,皆讓人對角色產生同情,但直到中段才揭露,原來英淑的囚禁事出有因,或許環境使然,她並非善類,而是反社會人格的殺人魔。

到了電影中後段,書妍希望用計讓英淑被炸死,但天不從人願,書妍先是在電話旁緊張等待,並慌忙接起電話,聽到小書妍的聲音,書妍感到鬆了一口氣,但沒想到英淑的聲音立刻傳出,一陣滿腹的無力與絕望感強襲而來。

《聲命線索》劇照。

最後,書妍無計可施之下,偷了警局的筆記,並潛入英淑的家中,想藉由電話與母親聯繫,與此同時,書妍母親與警察前往英淑的家中,當書妍母親與書妍終於通過電話聯繫時,這時英淑早已大開殺戒,20 年前的英淑,追殺書妍母親,而 20 年後的英淑,則鎖定家中的不速之客書妍,一番纏鬥後,書妍母親為母則強,衝撞英淑與她一起從高處跌落,這時 20 年後書妍身旁的景象頓時改變,英淑逐漸消失、房子也成為廢墟。

書妍後來衝往父親的墳墓,想確認母親是否倖存,也如願見到帶有傷疤的母親,當初她對母親的仇恨以及不諒解,在這起事件後都煙消雲散,母親對她的愛無庸置疑,而父親的短暫存在,僅是曇花一現,當初以為美好的改變了未來,卻招致更大的災厄,正當觀眾鬆了一口氣,以為兩人挽著手離開正是結局,不料導演來個回馬槍,在「全鐘瑞」的演員名單後,鈴聲響起,

「是英淑嗎?」

 

「打聽到了嗎?」

 

「聽好了,妳有可能會死,警察和書妍媽媽很快就會到妳家,就算事情出了差錯,妳也要握緊電話,這樣才能重新改變一切。」

未來英淑在警察尚未上門前,與過去英淑通話,而接下來出現英淑躺在血泊中睜開眼睛的畫面,下一秒與書妍挽著手的母親消失,電影結束於此。

《聲命線索》劇照。

從過去英淑提到的「打聽到了嗎?」,證明兩人並非首次通話,而未來英淑宛若成了過去英淑的情報站,搶先得知警察和書妍媽媽將上門,且被告知要「握緊電話」,以未來英淑仍活著並可以通報的情況來看,1999 年的英淑當時摔下樓,並未身亡,當時畫面拍到英淑與書妍母親一起摔下樓,但是生是死仍是未知狀態,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電影中「未來」與「過去」的時間是同步,而在這段不確定的時間內,會產生四種可能:

  • 第一種:書妍母親活,英淑死
  • 第二種:書妍母親活,英淑活
  • 第三種:書妍母親死,英淑死
  • 第四種:書妍母親死,英淑活

《聲命線索》劇照。

若是第一種狀態,就會如同第一個結局的發展,書妍母親與母親都逃過一劫,且英淑消失;第二種狀態,可能是書妍母親率先醒過來,並帶著書妍逃離房子,接著英淑醒來;第三種則是兩人都死亡,但此狀態兩種結局皆不符合;第四種則是如片尾展現的,書妍母親消失,而英淑醒來。

換言之,最終結局,只存在「英淑活」的兩種可能,但若是「英淑活」的狀態,為何當書研要遭受英淑攻擊時,英淑會消失,且房子也變為廢墟,以電影的邏輯來看,牽一髮足以動全身,當書妍母親與英淑摔下樓的「當下」,未來的確產生了改變。

《聲命線索》劇照。

但以第二種可能「書妍母親活」來說,較難與最終結局連結,若書妍母親帶書妍逃離房子,身負重傷的英淑,難以在短時間內對書妍母親下手,且她真的對書妍母親下手,書妍恐怕也無倖存可能,抑或是英淑將書妍囚禁了 20 年,導致最終結局。再來,若以第四種「書妍母親死」的情況來看,或許書妍母親摔下樓後,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沒有了生命跡象,無法撐過去這場難關(也就是書妍與母親共度的短暫時間),而另一方面,醒來的英淑,有大把時間可以等待未來,好與過去的自己聯繫。

從書妍被捆綁在椅子上的畫面,可以發現她身穿白色衣服,第一個結局中,書妍是穿著黑色毛衣,除了英淑綁架書妍外,另一可能是,英淑在 20 年後的某一天,才重新對書妍下手。

但以上僅是提供可能的解答,電影中確實許多地方的邏輯,皆難以說通,正解只能等導演來釋疑了。

《動物之森》家具大全搜尋網站「Nook Plaza」

《動物之森》家具大全搜尋網站「Nook Plaza」 

首先推介大家用 Nook Plaza 這個網站,該網有超過 5000 件《動物森友會》家具,當中包括有DIY家具、真假藝術品、標本等等,而且還在持續更新中!網站提供共 13 個語言,包括有繁體及簡體中文,大家可以輸入中文來搜尋家具,非常方便!

動物之森 攻略 動埋森友會 攻略 動森 攻略 動物之森 家具 圖鑑 動物森友會 傢俬 圖 動森 標本 動森 模型 真假藝術品
玩家可按類別搜尋家具。︱圖片來源:nookplaza.net
動物之森 攻略 動埋森友會 攻略 動森 攻略 動物之森 家具 圖鑑 動物森友會 傢俬 圖 動森 標本 動森 模型 真假藝術品
另外亦可輸入家具名來搜尋。︱圖片來源:nookplaza.net

每件家具都標有價格、尺寸、顏色,以及是否可改造等資料,不只對於想集齊家具的玩家來說非常實用,大家亦可在做標本前就可以先查看其大小尺寸,這樣就不怕做出來會中伏了!

動物之森 攻略 動埋森友會 攻略 動森 攻略 動物之森 家具 圖鑑 動物森友會 傢俬 圖 動森 標本 動森 模型 真假藝術品
每件家具都標有價格、尺寸、顏色、是否可改造等資料。︱圖片來源:nookplaza.net

 

ASUS GA401IU (R7-4800HS/GTX1660Ti/16G/PCIe 1TB SSD/ROG Zephyrus G14/開箱

 

!!點我買最便宜!!
★ROG Zephyrus G14 西風之神 強勢來襲★

GA401IU-0211E4800HS 日蝕灰(無燈)

 

R7-4800HS / DDR4-3200 8G*2 (Onboard) / PCIE 1TB SSD

 GTX 1660Ti 6G /14" FHD 120HZ IPS / Win10

 

 

1.搭載AMD Ryzen™ 7 4800HS Processor 2.9 GHz (8M Cache, up to 4.2 GHz)處理器

2.搭配1920x1080 FHD 300nits 14吋 120Hz 16:9 IPS霧面薄邊框螢幕

3.具備1TB M.2 NVMe™ PCIe® 3.0 SSD

4.內建8GB*2 DDR4 3200 (on board)記憶體

5.Win10 home 作業系統

6.內含NVIDIA GeForce GTX 1660 Ti GDDR6 6GB高效能獨立顯示卡

7.支援PD3.0充電技術和AdaptiveSync 防畫面撕裂技術

8.內建WiFi6 雙天線 / 4喇叭

 

賣場文案為原廠商品系列示意圖,僅供參考 ,以商品規格表為主

 

 

商品規格

品牌ASUS華碩
型號ASUS Zephyrus G14 GA401IU-0211E4800HS
螢幕尺寸(吋)14.0吋
螢幕觸控
螢幕類型霧面, IPS
螢幕解析度類型FHD
螢幕解析度1920x1080
顏色灰色系
中央處理器品牌AMD
CPU類型Ryzen 7
中央處理器型號Ryzen™ 7 4800HS Processor 2.9 GHz
記憶體類型DDR4
記憶體工作頻率3200
記憶體容量16G
記憶體插槽2, 已佔用2
記憶體最高支援容量24G
硬碟類型固態硬碟
2.5吋傳統硬碟容量
2.5吋傳統硬碟轉數
固態硬碟 SSD/eMMC1TB
顯示卡類型獨顯
顯示晶片卡型號GTX 1660Ti
顯示卡記憶體類型GDDR6
顯示卡記憶體容量(GB)6G
光碟機
I/O連接埠2x Type C 3.2 (Gen.2) / 2x Type A 3.2 (Gen.1)
USB 3.0
USB 2.0
其他連接埠1x HDMI 2.0b / 1x TypeC (DP 1.4)
讀卡機
網路攝影機
重量(kg)1.6 kg
無線網路WIFI6(GIG+)(11AX)2*2
藍牙5.0
作業系統Win10 home
指紋辨識
電池容量(cell/mAh.)76WHrs, 4S1P, 4-cell Li-ion
定位效能筆電, 電競筆電
保固兩年保固
標準配件變壓器+電源線, 原廠後背包
固態硬碟介面PCIE NVME M.2 SSD
備註18GB DDR4 on board + 8GB DDR4-3200 SO-DIMM
備註2滑鼠換65W Type-C 變壓器,雙變壓器大大增加移動便利性